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开局之年的2014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着眼于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行全面部署,在技术变革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方面集中发力,使信息技术对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影响更加凸显。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适应我国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新形势,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负责的教育技术学科网和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教育报》、《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联手,继续评选了2014年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新闻”。 2014年是教育信息化成果的展示之年,有百项教育信息化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14年有1320项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名称中能直接看出是属于教育信息化支撑的教学成果有101项,其中一等奖6项。百项教育信息化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丛一个方面说明信息技术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二、国家启动信息惠民工程,推出优质教育信息惠民行动计划 为了增强民生领域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审计署、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等十二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启动信息惠民工程,以重点解决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九大领域突出问题,力争实现信息化与民生领域应用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撑性和带动性作用。 三、我国构建用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的新机制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五部门于 总体目标是:通过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覆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支撑学习型社会建设,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四、全国开展面向中小学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和“优课”评选活动 教育部决定面向全体中小学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以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形成一套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的生成性资源体系,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 五、《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发布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同时,为指导各地组织实施“提升工程”,规范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依据应用能力标准,教育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 六、提高信息化水平写入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在 七、国家建立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机制以及教育信息化试点动态调整机制 12月22-2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成6个督导检查组,对河北、山西、吉林、浙江、福建、河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广西等12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重点从教育信息化工作体制机制、经费保障、组织措施以及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7个方面进行检查。 此次督查是国家首次开展的全国性教育信息化专项督查,对推动各地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实现数字资源全覆盖,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特别是推动农村边远地区学校利用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2年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教育信息化试点,都是学校层面和县市域教育系统层面的。为了发挥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统筹作用,全面探索各类机制的可行性、有效性,2014年教育部批准湖北、安徽、海南三省为教育信息化试点省份。 八、“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在推进教育均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11月底,随着西藏教学点设备安装调试的完成,全国6.36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音乐、美术、英语等课程开课率显著提升,农村边远地区教学点长期以来缺师少教、无法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教学点的课堂正逐步变得丰富多元、生动活泼。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之后,又一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公平和教育均衡的典型范例。 九、智慧教育风生水起 2014年可以说是我国智慧教育元年,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2014年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近万人参加;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学校的建设和推动,由学校、县市层面上升到省级层面,江苏省推出省域层面的智慧教育行动计划;信息技术行业闻风而动,推出了多样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江苏师范大学以智慧教育为主要研究的教育学科成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并极力打造智慧型课程和智慧型学术平台——中国知智网。 十、发布“国际教育信息化涌现的十大新技术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发布“国际教育信息化涌现的十大新技术应用”。这十大技术应用分别是: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学习伙伴;3D打印技术颠覆学生动手实践;开源硬件夯实信息技术;体感技术引发学习新体验;教育游戏正逐步改变学习观念;虚拟世界中隐现“真实课堂”;移动卫星车助力经济欠发达地区构建信息化课堂;云计算环境促进学习与教学的协同;社会性虚拟社区支撑大规模合作学习;学习分析技术支持规模化教学形式变革。 信息链接:中国教育报http://www.jyb.cn/china/gnxw/201501/t20150109_609881.html |